全部讲师

全部 口腔正畸学 口腔基础研究导论 口腔生物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牙周病学 牙体牙髓病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医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种植学 牙周病学 口腔修复学 口腔材料学
  • 程斌,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

    1981年—1987年,中山医科大学,获口腔医学学士学位。自1987年在中山(医科)大学工作从事口腔医学医、教、研工作。1994年-1996年,华西医科大学,获口腔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曾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自然重点、面上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7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主编/副主编《口腔医学》、《口腔科学(第九版)》等国家级规划教材。


    口腔黏膜病科

  • 林正梅,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口腔医师协会会长,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SCI 39篇。主编《口腔内科学精选模拟习题集》,参编《显微牙髓治疗学》、《口腔疾病诊疗手册》、《根尖周病治疗学》,担任《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编委。获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5项。2014年获评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2016年获评"羊城好医生",历年来均入选"岭南名医录"。

    从事牙体牙髓病学医、教、研工作20余年,先后在美国Tufts University Dental School、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 School of Dentistr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等大学进行牙体牙髓专科培训、研修显微根尖手术技术,在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应用显微根管治疗技术处理疑难病例,在显微牙髓治疗和显微根尖手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牙体牙髓病科

  • 陈泽涛,就职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٠附属口腔医院,任研究员、主治医师(口腔种植科),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基地处副处长,广东省牙颌系统修复重建技术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口腔种植科

  • 洪筠,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教育事务部主任

    1991年-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获口腔医学学士学位;2000年-2003年,中山大学,获口腔医学硕士学位;2008年-2011年,中山大学,获口腔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2009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研究助理;2014年-2016年,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国家公派访问学者;1996-2000年,2003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4年至今,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工作。

    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1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得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三等奖各1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1项、中山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


    口腔黏膜病科

  • 黎琳,学生科科长,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创育才”协会业务指导老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统筹学生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开展,推进“临床科研,科学人文”双融通教育理念的制定。

    学生科

  • 李晓岚,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2000年-2005年,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获口腔医学学士学位。

    2007年-2012年,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硕博连读获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2010年-2012年国家公派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牙科研究中心ACTA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7-2018年国家公派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牙科研究中心ACTA访问学者,从事博士后研究。

    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在国外学术专业期刊发表SCI论著5篇。


    牙体牙髓科

  • 王彦, 博士, 现任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993 年获中国卫生部日本厚生省世川医学奖学金赴日本大阪大学留学,于2000 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2000 年至2010 年先后为美国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主要从事人类肿瘤病毒(KSHV,EBV)致瘤机制的研究。在病毒DNA 复制机制的系列研究中有了重要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鉴定了KSHV 裂解期DNA复制的起始部位和重要的基因序列;鉴定并阐明了 ORF50、K8、PPF 等KSHV病毒蛋白在病毒DNA 复制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鉴定了以Topo I/II、PARP1、MSH6、Ku86、RecQL等为代表的宿主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研发以宿主蛋白为靶点的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一流专业杂志,并受到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2010 年入选中山大学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回国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口腔干细胞分化和干性维持的分子机制及组织再生;2、人类肿瘤病毒(KSHV、EBV)致病的分子机制;3、抗病毒药物研发。回国后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重大人类致病病毒特异性药物的研发与免疫细胞的再生工程”子项目以及“百人计划”启动项目等。回国后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Cell Proliferation、Dental Materials、Joural of Virology、Stem Cells International、PLoS Pathogens等杂志发表32篇SCI论文。

    研究员

  • 王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兼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2007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获得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现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多年来围绕口腔黏膜免疫稳态失衡及重塑机制与疾病防控进行研究,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5年以通讯(共通)作者在包括 Clin Cancer Res, Cancer Immunol Res, EBioMedicine, J Dent Res,Oncoimmunology等学科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入选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和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担任国家规划教材《口腔黏膜病学》、《口腔临床药物学》、《口腔科学》编委。

    牙周病科